让课程在生活中生长——记吴中区幼教第一办园联盟组课程故事交流研讨活动
课程故事是教师观察、分析、解读幼儿的一种途径。为聚焦幼儿一日生活,加强园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让幼儿成为生活的主人,2021年10月26日,吴中区第一办园联盟组在西山中心幼儿园开展了“让课程在生活中生长”课程故事交流研讨活动,来自组内12所幼儿园的40多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分享促学习
本次课程故事分享分为A、B两个会场进行交流,让我们跟着镜头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
吴中区幼教中心园 倪敏丹
《沙池里的“嗯嗯”》
▲
光福中心幼儿园 李倩
《我的情绪我做主》
▲
东山中心幼儿园 叶静艳
《一“点”改变 从“心”出发》
▲
溪秀实验幼儿园 王萍
《番茄成长记》
▲
西山中心幼儿园 陈璟皎
《石榴.实记》
会场B
▲
吴中区幼教中心园 陆霞
《“蚓”出大世界》
▲
光福中心幼儿园 吴嘉慧
《青青园中葵》
▲
东山中心幼儿园 孟祺
《动手动脑快乐加“被”》
▲
溪秀实验幼儿园 周文晶
《遇见蔬菜》
▲
西山中心幼儿园 朱轶
《最是橙黄桔绿时》
十位老师带来的课程故事虽然微小朴实,却蕴藏着教育的温度和深度。一个个生动的课程故事,一句句专业的解读,再现了幼儿活动的场景,彰显了教师的专业精神,使大家亲眼目睹了课程故事背后蕴藏的精彩,让大家感受到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的爱。
二、研讨促成长
分享活动结束后,西山中心幼儿园金副园长组织老师们展开研讨。老师们就课程故事的内容、实施和叙述展开热烈讨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
溪秀实验幼儿园李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分享的课程都来源于孩子的生活,但她也对“微课程的来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老师们可以拓宽思路,一个物体、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一个表情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进行积累,用教师专业的眼光选择有价值的点,无需面面俱到,失败也是成长。长课程的地方才是长孩子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地方。
▲
东山中心幼儿园穆老师指出一日生活即课程,教师要以幼儿为本,关注需求,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和老师一起在课程中成长。
课程故事分享和研讨在大家的掌声中告一段落,吴中区幼教中心园钮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提出希望。
三、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展示了老师们在课程建设研究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也进一步优化了教师对自然资源课程化的改造能力,促进教师以幼儿为中心、以自然、生活为载体,挖掘幼儿感兴趣的、需要的价值资源,充分实现幼儿与自然、生活的有效连接,真正让课程在生活中生长,相信在后续的课程实施中,教师们将会以更加先进的课程理念开启一个又一个以幼儿为本的课程故事新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