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桂花香满园》
一、课程题目 ——《桂花香满园》
二、课程缘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很多事情和现场都感兴趣,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突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活教材,是孩子们成长最好的课堂。走进大自然,可以让孩子用眼睛去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秋天,正是桂花争相开放的时节,一阵秋风,醉人的桂花香气吹遍了整个西山中心幼儿园,沁人心脾。在一次偶然的户外散步活动中,“桂花”成为了孩子们新的关注点,于是一场与桂花的的约会就这样开始了......
三、课程脉络图
附教案:
小班健康《桂花》
活动目标:
1. 感知健康桂花的形、色、味等特点,继而尝试做桂花糕和桂花茶。
2. 初步了解桂花与人们的关系,尝试用桂花、面粉制作桂花糕和汤圆。
3.体验桂花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前期观察(桂花的形状、颜色、味道...)
物质准备:干桂花、面粉、小茶壶、小盆、一次性台布、温水、杯子若干、PPT
活动过程∶
1. 回顾赏桂花、画桂花、采桂花的过程,感知桂花的形、色、味等特点。
师︰这是什么花?还记得上星期我们干什么了吗?(出示PPT回忆观花、摘花、探索花、画花的过程照片。)
小结∶桂花树一般不太高,叶子一年四季绿绿的、摸起来硬硬的。花朵小小的,一朵花上大约有四至五片花瓣,开在叶子的“咯吱窝”里,看上去就像长在树干上一样,香味传得很远。
2.尝试用桂花、面粉制作桂花糕,泡桂花茶,初步了解桂花与人们的关系。
( 1)师:我们除了看桂花、画桂花、采桂花,我们还可以用桂花做什么呢?
小结:原来桂花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有很多,我们可以用桂花泡桂花茶、桂花糕、还可以做桂花小汤圆。
( 2)介绍桂花茶、桂花糕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动手操作。
师:刚刚有小朋友说了可以做桂花糕和桂花汤圆,看今天老师带来了面粉我们可以一起动手试一试。
师︰你们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俩俩合作,做之前先要洗一洗手。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去试一试﹖你想做什么?(找好朋友商量好做桂花糕还是桂花小汤圆,洗手开始操作,放轻音乐)
3.分享并交流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的桂花糕和桂花汤圆做的真漂亮,谁来介绍下自己的作品。
师:我们的桂花糕和桂花汤圆还不能马上品尝到,需要请食堂的阿姨帮我们蒸一下才可以,可是客人老师马上要走了不能品尝到了,要不我们给他们们泡杯桂花茶吧,谁想试试(请幼儿上来尝试并作讲解)
师∶请小朋友找到自己好朋友回到原来的操作台给客人老师彻杯桂花茶吧。
小班社会:《桂花好看我不摘》
活动目标∶
1、在说说、讲讲中感知桂花的美丽,萌发喜爱桂花的情感。
2、知道“桂花好看我不摘”的道理,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
活动准备︰
桂花树图片,桂花是活动的,可以任意摘下或贴上。
活动过程∶
一、感知桂花的美丽
1、向幼儿展示开满桂花的桂花树,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开满桂花的桂花树美丽吗﹖漂亮吗?”)
二、知道桂花好看不能摘
1、欣赏故事:
教师用沉重的口吻紧接着向幼儿讲述︰“可是啊,有一天,桂花树前来了一个小男孩,看见这么美丽的桂花就摘了一朵,”教师边说边从树上摘下一朵花,“又有一天,一个小女孩来到桂花树下,见到了桂花树上的花,也摘了一朵”教师又从桂花树上摘下一朵花。“这一天,桂花树前来了一群小朋友,一见桂花树上开满了桂花都去摘,他们你一朵、我一朵不一会,桂花树上的桂花就摘没了。花没了,光秃秃的桂花树真难看,桂花树伤心的哭了”教师把桂花树的脸变成哭样
2、提回:
(1) 、“你们知道桂花树为什么哭了?”(小朋友回答)
( 2 )、“他们摘桂花的行为对吗?”(不对)
( 3 )“你们家的周围有桂花树吗?”“能不能去摘桂花?”
3、师:现在啊,我们一起来打扮桂花树,让桂花树笑起来教师交待粘贴的方法(做示范),请幼儿把桂花贴到大树上。
4、教师把桂花树的脸变成笑脸,用欢快的口吻说:“桂花回来了,桂花树变美丽了,你们看桂花树笑得多开心。
三、教师小结: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桂花树,很美并且很香,我们不能摘哦。
小班科学《好香的桂花呀》
活动目标:
1、认识桂花,知道桂花的颜色、形状和香味等。
2、知道桂花是秋天开的花。
3、尝试画一画桂花。
活动准备:
1、室外桂花树的场地,桂花的图片,图画笔和画画本人手一份。
2、小朋友对桂花的香味和颜色有了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激发好奇心:这段时间,小朋友有没有闻到一股香香的气味,谁知道这气味哪里来的?
2、出示桂花的图片,认识桂花。这是什么花?它长什么样?
3、教师带领小朋友念童谣:金桂树,开金花,银桂树,开银花,开金花,开银花,秋风一吹,香万家。
二、带领幼儿外出观察桂花。
1、站在树下闻闻花香。
提问:桂花树的香味来自哪里?桂花的形状、颜色是怎样的?除了这种颜色的桂花,你还看见过别的颜色的桂花吗?(如幼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事先可准备不同颜色的桂花树枝供幼儿观察。)
三、你们想把这漂亮的桂花画到纸上吗?
教师示范如何画桂花。教师边示范作画,边强调桂花的特征,如形状,颜色。
四、幼儿尝试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作画。
五、欣赏美丽的桂花。
将幼儿画好的桂花放在桌子上或柜子上,供大家欣赏。(鼓励幼儿将桂花图片送给家人或中大班的哥哥、姐姐)
小班美术《桂花圆子》
活动目标:
1、认识小圆子,学习手指点画圆子。
2、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体验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抹布、一次性纸盘。
活动过程:
1、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师:你们吃过桂花圆子吗?
师: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
师:今天我们也要一起来做小小圆圆的圆子哦。
2、老师示范讲解。
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舔舔,盘子里面点点,小小圆子出现。
伸出我们的小手,一起来学学这个本领吧!
3、老师提出要求。
食指轻轻蘸颜料,用力舔舔。
点好后马上收,不要左右移动,要不然圆子不好吃了。(老师再次示范)鼓励幼儿点的.满满的。
4、幼儿作画。
提醒幼儿保持小手的干净,圆子不要叠一起,要不然就会粘住,别人不要吃的。
5、讲评。
—起来看看你们的小圆子吧?
谁点的小圆子最多了?表扬小朋友真能干。
中班语言《桂花雨》
活动目标:
1. 体验桂花雨情景交融的语言美,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朗诵散文,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3. 感受和理解散文的内容,尝试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桂花
材料准备:ppt、轻音乐、桂花食品、桂花香氛
活动过程:
1.提出“有香味的雨”的话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都见过下雨吗?请你们猜一猜有香味的雨,会是什么样的雨?什么香味呢?我这也有一种带着香呀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2.幼儿欣赏散文,初步理解散文的内容。
(1)教师随乐朗诵第一段,幼儿初步理解散文内容。
教师:散文中说了什么?金桂花和银桂花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说它吹了金色的喇叭?
(2)幼儿欣赏散文第二段
教师:这种带香味的雨是什么雨?为什么说这是香喷喷的桂花雨?
(3)结合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散文内容。
教师:你最喜欢《桂花雨》中的哪一句?
4. 学习朗诵散文,进一步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1)播放ppt,幼儿跟随配乐朗诵。
(2)师幼共同表演
(3)幼儿尝试仿编散文部分内容
4.结束活动:品尝桂花食品,
师:落下的桂花雨用处可大了,你们看,叔叔阿姨用桂花做成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尝尝。
中班科学《桂花飘香》
活动目标:
1. 区别干桂花和新鲜桂花的区别,了解桂花的用处。
2.乐意和同伴交流经验,并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
3.尝试在竹匾上挑拣桂花晾晒,体验劳动的不易,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 干桂花、各种桂花制作的成品(桂花香水、桂花糕、桂花冻糕
2桂花用处调查表人手一份。
2. 新鲜桂花、竹匾托盘一组一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触摸,比较干桂花和新鲜桂花的区别
1.出示干桂花
这是什么花?(桂花)
2.出示新鲜桂花
这是什么花?(桂花)
3.幼儿对干、湿桂花进行观察比较
教师:(1)这两个瓶子里装的都是桂花,但是他们是有点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发现他们的不一样呢?(看、摸、闻、尝……)
(2)请小朋友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去感知干、湿桂花的不同之处。
4.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在黑板上做相应的记录。
5.小结
原来我们可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小手摸一摸捏一捏,就能知道它们哪里不一样了,真是太聪明了,以后我们还可以用更多的方法去观察更多的东西。
二、通过讨论交流,了解桂花的其他用处
教师:桂花能让周围的空气变得香喷喷的,又能让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大家都很喜欢它。除了这些,你们知道桂花还有别的用处吗?
1. 幼儿拿出自己的调查单互相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信息。
2.请几个幼儿上来向大家介绍他所了解的桂花的用处。
3.教师根据小朋友的介绍,出示相应的成品让幼儿观察、品尝、体验。
4.小结
原来桂花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有很多,可以当做药材,调理我们的身体,还能做成各种桂花香味的生活用品,我们最了解的就是能做成各种好吃的食物,比如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酒.还能做成桂花小汤圆,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在一些甜品饮料里放一些桂花干,那就更好吃了……说了这么多、我都快流口水了。可是桂花只有秋天才会开放,我们得把桂花保存下来,这样一年四季就都能吃到桂花做起来的食物了。你们知道桂花怎么保存吗?
二、出示竹扁和桂花,学习挑拣桂花
1.出示竹匾,引起幼儿.注意
教师:你们见过这个么?(竹匾)它是做什么用的?(晒东西)
2出示许多新鲜桂花,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
教师:我这里的桂花很多,可以做成很多的桂花干,可是它们有点不干净,你们会把桂花挑干净吗?
3.观看挑拣桂花的视频
4.幼儿分组挑练桂花,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五.、晾晒桂花,交代任务。
出示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这几天桂花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中班美术《桂花》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尝试绘画抬头的人物。
2、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习惯,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探索、发现生活中桂花的特征。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颜料(棕色系/绿色系/黄色系)、纸、抹布、勾线笔、棉签
活动过程:
一、交流,来到桂花林的人
1、闭上眼睛,闻到了什么味道?(桂花香)
2、秋天到了,桂花树开花了,散发出香香的味道,秋天就是桂花盛开的季节。
3、公园里、小区里、马路边都开满了桂花。
4、谁来看桂花了?(小朋友、大人)
5、小结:走进一片桂花林,抬头看看桂花树、鼻子闻闻桂花香,大家一起来赏花。
二、示范绘画,抬头观桂花的人物
1、抬头看看小桂花,鼻子闻闻桂花香
2、抬头拉下桂花枝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绘画相应的内容
三、幼儿个体操作:赏桂花
1、绘画抬头的赏花的人物
2、添加背景:桂花林:手掌印画桂花树干、手指点画桂花叶、棉签点画小桂花
3、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
展示集体创作的桂花
中班音乐《八月遍地桂花开》
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的节奏,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并能用歌声表现民歌的欢快风格。
2、根据故事情节尝试设计打击乐配器方案。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图片:花。2、打击乐器若干。3、音乐。4、用纱布包好的一团桂花花瓣。
学习重点:
探究歌曲的体裁、节奏、旋律、演唱情感并用吹吹、打打、唱唱、等形式表现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活动过程:
一、闻一闻桂花香,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型。
1、幼儿闻桂花。你闻到了什么?猜一猜,这是什么花?
2、游戏“看花拍手”︰当看到老师拿出一朵桂花花瓣(图片)时,幼儿就拍一下手。
3、教师按节奏型,在空白图谱中贴上花朵(图片)。
二、欣赏与理解《八月桂花遍地开》乐曲。
1、播放《八月桂花遍地开》乐曲。
2、以故事的形式串联乐曲,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
有人为这首《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乐编了个小故事,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3、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内容。
三、乐器演奏
1、师幼商讨配器方案。
2、伴随音乐,幼儿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演奏。
四、教师指导:
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细的听一听。
(2)在提问和重点欣赏的过程中,解决学唱歌曲中的问题。
(3)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大班语言《桂花甜甜》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中老婆婆和小动物用桂花制作桂花糖,桂花蜜,桂花枕,桂花糕的有趣情节。
2、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表现用桂花进行制作的快乐心情。
3、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
2、活动前了解桂花的作用。
活动过程:
1、谈话交流,了解桂花的作用。
提问:你见过桂花吗?桂花有什么作用?
2、欣赏诗歌,理解诗歌中老婆婆和小动物用桂花制作食物和物品的有趣情节。
(1) 结合课件欣赏诗歌,初步感知诗歌。
提问:都有谁在采桂花?用来做了什么?
(2)欣赏教师完整讲述,感受采桂花的快乐心情。
提问:老婆婆和小动物采桂花做了什么?
(3)分段欣赏故事,感受诗歌中老婆婆和小动物制作的有趣情节。
提问:小蚂蚁、小松鼠、小蜜蜂、老婆婆为什么要采桂花?
小蚂蚁用桂花做了什么?制作成功后它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小结:原来桂花可以做成桂花糖,桂花蜜,桂花枕,桂花糕等。桂花是“秋"的使者,也是大自然赠予人们和小动物们的秋的礼物。
3、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用动作、表情等表现用桂花进行制作的快乐心情。
(1)师幼交流。提问:大家在采摘、制作时是什么心情?
(2)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诗歌内容,进一步感受分享的快乐。
大班美术《桂花树》
活动目标:
1. 运用对比的方式发现树叶的不同形态,并用简单的形态进行表现。
2.大胆添画树叶桂花,丰富画面,感受绘画作品的美。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欣赏过桂花树
物质准备: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香味?(桂花的香味)
桂花香味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我们来画一画幼儿园的桂花树(指定一个)
二、观察感知,讨论画法
1.这棵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树枝,树杆,树叶,花)
2.它们的是怎么摆放的?
3.你在桂花树上还发现了哪些秘密?
4.你想怎样来画这棵桂花树?
小结:先画树杆,再画树枝,接着画树叶和桂花。
三、幼儿尝试写生画,教师巡视并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作画,要求画出桂花树的主要结构。
2.鼓励幼儿添画旁边的物体,并用各种线条装饰。
四、讲评: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1.你喜欢哪一幅画?喜欢它哪里?
2.请小朋友相互之间说一说喜欢哪幅图画。
大班综合《桂花香囊》
活动目标:
1.了解桂花香囊的作用,学习制作桂花香囊。
⒉.能根据步骤图折出香囊,并进行装饰。
3.感受香囊的美好祝愿,对自制的香囊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正方形彩纸(若干)、桂花等干花、彩笔、油画棒、毛线、丝带、双面胶
打孔器。
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示折纸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你见过香囊吗?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
小结:香囊多种多样,它们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桂花能驱蚊虫,薰衣草和迷迭香能使我们大脑清醒,菊花能消除眼睛疲劳,茉莉花有消炎解毒的作用等。互赠香囊还表达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
⒉结合香囊,了解香囊的特点,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1)出示香囊,引导幼儿闻一闻、看一看、捏一捏,了解香囊的特点。
提问:看这是什么?什么味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2)出示桂花,了解桂花香囊的作用。
提问:这些香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3.结合图示制作香囊,体验制作的乐趣。
(1)出示香囊步骤图,了解香囊的制作流程。
提问:折香囊一共分几步?步骤图中虚线是什么意思?箭头是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探讨折香囊方法,教师指导。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适量桂花,并装饰香囊。
4.作品分享交流,感受互赠香囊的美好。
(⑴)鼓励幼儿展示自制的香囊,并说出香囊的不同特征和意义。
(⑵)鼓励幼儿和自己的朋友互赠香囊或者送给自己的家人,相互祝福。
附:
儿歌:先沿对角折一折(打开),再沿中心折一折(打开),两面压着抱一抱,弯腰碰头折一折,脸儿害羞折进去,从上到下包起来
四、课程反思
课程源于生活,本次的桂花香满园活动是源自孩子们的发现和兴趣,孩子们成为了自我学习和探索的小主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老师也做一个积极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创造环境和条件供幼儿探究,帮助他们理解“自然教育”理念的真谛所在,活动课程贴近幼儿生活,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呈现了孩子们有关“桂花”完整学习的建构过程。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运用已有的经验,一次次尝试,建构新经验,我们一起见证了孩子的成长。桂花是秋的使者,也是大自然赠与孩子们秋的礼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探究、合作、商讨,分享,赏心,悦目,品味……通过这样的直接感受,孩子们认识了桂花树,感受了桂花香,品尝了桂花甜,欣赏了秋天的景色,体会了秋天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学习是如此的精彩与丰富。
附活动掠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