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您的位置: 首页 >西幼播报>特色课程>详细内容

特色课程——《端午节儿粽子香》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15 13: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课程题目 ——《端午节儿粽子香》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ydQbzDFJpEYzkvIT6Ar5w

二、课程缘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利用传统节日,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民族文化。”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活动。这些都十分适合幼儿开展其相关的活动,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著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还能结合西山本土风俗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西山的情感。为此,我结合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特色活动。

三、课程脉络图

附教案:

小班:

活动内容:屈原的故事(语言)

1. 能看懂图中的故事内容,并尝试进行讲述故事。

2. 了解端午节要包粽子的由来。

3.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准备: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端午节导入

师:小朋友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谁的?

(二)分段欣赏故事。

1. 讲述图一图二故事。

提问:屈原为什么投江?

人们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做了什么事?

2. 讲述图三图四故事。

提问:小朋友们猜猜看,屈原的尸体有没有被人们打捞上岸。

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划龙舟?

为什么要在门口插艾草、挂菖蒲?

(三)完整欣赏故事,说说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教师总结

每个节日都有许多习俗和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许多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就会举行龙舟比赛。

 

活动内容:认识端午节(社会)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知道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3.尝试给粽子捆上麻绳,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PPT.粽子道具,麻绳。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

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引导幼儿说说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教师讲述伍子胥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我们苏州的小朋友过端午节是记念伍子胥的。

4.讨论端节的习俗.

1.吃棕子

2,赛龙舟

3插艾草

(三)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节的经历。

(四)“包“粽子,感受节日氛围。

出示手工粽子引导幼儿给粽子裹上麻绳,感受节日的氛围。

 

活动内容:品尝粽子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

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

(二)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

(根据幼儿所述,——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三)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四)交流介绍自己吃到的粽子。

师:你吃到的粽子是什么馅的?什么形状的?

    味道怎么样?

 

活动内容撕贴粽子(美工)

活动目标

1.了解撕贴画的创作方法,尝试用纸撕拼贴等活动,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在撕贴过程中,感受节日的氛围。

活动佳备:

课件PPT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端午节引出话题,了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粽子的味道和馅。

师:我们马上要过端午节了,要吃粽子,小朋友们吃过棕子吗?你们吃过的棕子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是什么馅的?

(二)播放PPT,观察粽子图片,

1.讨论你最喜欢什么粽子?是什么馅的?什么样子的?

2.出示粽子剥开的图片,说说是什么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

(三)讨论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颜色的彩色纸,将其撕碎。

2将碎纸片贴在粽子身上,注意贴出馅的样子

3.给周围粽叶涂上绿色。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幼儿作品,师幼共同点评。

1.请幼儿介给自己的粽是什么馅。

2.请幼儿互相评价。

3.教师补充评价。

 

活动内容:粽子好吃不多吃(健康)

教学目标:

1、回忆品尝粽子的味道,知道吃粽子要适量。

2、感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教学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最近已经了解了端午节,还品尝了粽子,请你想一下你吃过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吃起来软软的、糯糯的。是用糯米制作而成的。

(二)播放故事录音,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发生了什么?

2、故事里的小朋友为什么会肚子疼?

3、最后怎么样了?

总结:粽子是用糯米做的,一种容易消化的食物,所以即使粽子很好吃,一次性也不多吃。

(三)讨论:应该如何吃粽子

一次不能吃太多,如果还想吃,可以过一会再吃。

 

中班

活动内容:端午小调查(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调查表:《端午小调查》。

2、门口挂着艾草和菖蒲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活动过程

(一)端午节引出话题。

师:马上就要过端午了,小朋友知道端午有哪些习俗吗?

上回请小朋友回家进行的端午小调查,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的调查结果。

(二)交流调查表《端午小调查》的调查结果。

1、老师先示范介绍挂艾草和菖蒲的习俗。

(在门上悬挂艾草和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

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

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侯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3)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4)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5)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

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6)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7)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8)穿老虎衣:端午时节一般正遇到梅雨季节,各种蛇类虫类繁殖较多,孩子又特别容易被叮咬,“老虎衣”上印有蝎子、蛇、蜈蚣、蜘蛛、蟾蜍这五种毒虫的形状,寓意是让孩子避免毒虫叮咬。

(三)结尾总结:

端午节有的习俗是纪念屈原和伍子胥,还有一些习俗是寓意吉祥祈求平安好运的。

 

活动内容:热闹的赛龙舟(综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划龙舟等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舟。

教学准备:

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视频或图片。

过程:

(一)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老师讲述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二)制作龙舟

1.欣赏龙舟大赛的视频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三)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

船头的幼儿头戴龙的头饰,其余幼儿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以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活动内容:童谣《端午节》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兴趣;

2、迁移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经验,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3、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调查。

活动过程

(一)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五月五,端午日,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蘸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1.交流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经验。

指导语: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指导语:

①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

②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根据幼儿的讨论、交流情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二)学习童谣,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1.尝试朗诵童谣。

2.讨论拍手游戏的玩法,激发朗诵兴

指导语: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3.两两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

(三)迁移端午经验,尝试续编童谣。

如:五月五,是端阳,香包带,香满堂;五月五,是端午,龙船下水人跳舞。

(四)记录并欣赏幼儿创编的童谣。

 

活动内容:接龙舟(数学)

活动目标:

1.能按数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物体,感受1~7的数序。

2.能判断7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3.能主动讲述操作结果并会自己检查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数宇1~7,并感知过7以内的数量。

2.物质准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美丽的大龙

1.教师出示龙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龙,初步知道龙是中国古代的吉祥物。

2.出示龙舟,弓导幼儿了解这种船是仿造龙的形象制造的。

二、接龙

1.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思考怎么接这条龙舟

2.师幼讨论:固定好龙头,找出最小的数字接在龙头后面然后按数字顺序接龙的身体,把它拼成完整的龙。

(三)小组操作活动。

1.接龙舟:能按1~7的数序将龙舟的身体接起来。

2.粽子娃娃排队:能按顺序给1~7的粽子娃娃排队。

3.发星星:数出每排香囊的数量,并给一样多的香囊涂上红星星。

(四)活动评价。

1.请幼儿操作粽子娃娃排队。巩固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列。

2.表扬活动中主动讲述活动情况与结果、主动检查的幼儿。

 

活动内容:美丽的龙舟(美术)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同伴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

2、乐意和同伴共同协商,分工装饰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幼儿有参观赛龙舟活动的相关经验。赛龙舟的照片、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二)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师: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漂亮呢?

你准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三)分组协商、分工装饰龙舟。(观察幼儿合作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四)举办“美丽的龙舟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大班:

活动内容:我知道的端午节(社会)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明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综子、赛龙舟、挂葛蒲、佩香囊等。

(三)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活动内容:龙舟竞赛(健康)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和协调性。

2.体验团结协作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观看赛龙舟的录像

2、节奏轻快的音乐,收录机

3、红旗一面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听音乐,师生一起做模仿动作(体育项目)

游泳(活动上肢)射击(弓箭步,左右开弓)乒乓球(半蹲,体转)竞走(全身运动)体操(放松运动)

(二)“开龙舟”游戏

1、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老师只交待“开龙舟”游戏的基本玩法,让幼儿自己在玩中体验怎样使“龙舟”前进的技巧)

2、老师观察:幼儿自由结伴的情况。开龙舟游戏时,幼儿能否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前走。

3、集中幼儿一起说说,“开龙舟”游戏玩得怎样

师:小朋友,“开龙舟”的游戏好玩吗?你们玩得怎样?

幼:我们“开龙舟”时有一个小朋友掉队了,他没跟上。

幼:前面的小朋友走得太快了。

师:那么怎样让“龙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样快慢,让“龙舟”顺利地开起来呢?

幼:要一起走。

幼:要喊口令

幼:喊1、2、3、4.…

幼:喊加油、加油……

师:如果速度一致,有节奏地走,“龙舟”是不是就能开得快呢?小朋友们再试一试。

4、幼儿再玩“开龙舟”游戏

幼:我们还要一起出同一个方向的脚。

师:你们小组商量,一起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

5、幼儿第三次玩“开龙舟”游戏

老师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三)龙舟竞赛

过渡语:小朋友们的龙舟开得很好,(出示红旗),下面我们来进行龙舟赛,看哪条龙舟最先到达

红旗处,就算胜利。

1、幼儿五人组龙舟,并排从起点出发,开展龙舟赛。

2、加大难度,八人一组,十人一组组成龙舟,再次比赛。

(四)放松整理活动

 

活动内容:包粽子(音乐)

活动目标

1.在熟悉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3.喜欢参加舞蹈活动,体验舞蹈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煮粽子视频。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活动建议

(一)欣堂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哪些过程,引导幼儿随音乐试着做一做。

(二)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井创编包粽子时清洗棕叶的过程。

提问:包粽子时要先做什么?都要做哪些事情?

如幼儿说到洗粽叶,教师将追问:你是怎样洗棕叶的?你能做给大家看看吗?教师在幼儿模仿动作的过程中随机说儿歌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做动作。鼓励幼儿随音乐表现做洗粽叶的过程。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随音乐创编包棕子的过程。

启发幼儿自主创编不同动作,表现包粽子时装米,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3.结台煮棕子视预,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煮棕子的情景,

提问:标子包好了,现在可以吃了吗?怎样煮标子的?标子在锅里能不能动?为什么?

引导幼儿创编出粽子下锅、加水、煮熟、庆祝等动作,随音乐表演。

提问: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三)随音乐完整的进行舞蹈,感受舞蹈欢快、热闹的情绪。

1.幼儿与教师共同舞蹈,对舞蹈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启发幼儿做动作时表现出欢乐、热闹的劳动场面。

3.分组互相表演。

 

活动内容:折纸棕(美工)

活动目标

1、探索折纸粽的方法,尝试用长条纸通过反复折叠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1、各色长条纸若干。

2、已经折好的大纸粽。

3、折纸粽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大纸粽,激发折纸粽的兴趣。

(二)探索折纸粽的方法。

1.猜测纸粽的制作方法。

2.展开纸粽,观察折痕,讨论折纸粽的方法。

3.借助步骤图,整理折纸粽的经验。

(三)折叠纸粽。

引导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看图示、观察小朋友制作等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

(四)将幼儿制作的纸粽用针、线串在一起,布置环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内容:端午粽飘香:包粽子(综合)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的故事(视频);

2、包粽子的糯米、肉、调料、苇叶、棉线等。

活动对象:

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4名,大二班幼儿及教师。

活动过程:

说一说粽子,知道端午节快到了。

1、教师出示粽子引导幼儿回忆与粽子相关的已有经验。

2、了解端午节的节日名称。

了解端午节习俗的来历。

1、播放《赛龙舟》视频,了解龙舟与一般船样式和划船方式的不同。

2、再次播放《赛龙舟》视频,请幼儿模仿划船的动作,感受氛围。

3、老师讲故事《伍子胥与端午节》

学包粽子,体验节日的快乐。

1、老师介绍今天参加我们班包粽子活动的家长。

2、介绍材料。

3、请家长先示范。

家长边示范,老师边讲解。

4、幼儿参与包粽子。

提醒孩子爱惜粮食,不把米粒等材料掉在桌上和地上。

鼓励幼儿独立完成。

教师和家长帮助幼儿完成。

阿姨把包好的粽子送到食堂。

 

四、课程反思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特色活动。

老师们首先利用讲故事、观看PPT、视频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孩子们讲述端午节:通过讲述有关屈原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也让他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通过展示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蒿、系彩带、挂香囊等图片,让幼儿直观感受了端午节丰富而有趣的习俗。老师们还组织幼儿开展了读儿歌、画端午、赛龙舟、做纸粽等游戏活动:“五月五,是端午,赛龙舟、敲锣鼓。”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念着一首首短小经典的端午节儿歌,感受着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还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表达了他们内心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在赛龙舟活动中,他们团结合作,争先恐后往前冲,生动有趣的赛龙舟体验加深了孩子们对赛龙舟活动的认识;在做纸粽活动中,他们用灵巧的小手通过剪、折、粘贴、缠绕等方法制作出了一个个漂亮的纸粽。

此次端午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体验中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体验到了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愿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下,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附活动掠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