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班微课程:老房子
本学期我们班的微课程是关于“老房子”,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课程起源、认识老房子、绘画老房子、展现老房子。
事情起源于我们班潘程忻在跟他的小伙伴分享他家的新房子,说他们家在造新房子,老房子要没了,其他小朋友听到后就开始畅所欲言,有说自己家是老房子的,也有说自己家是新房子的,可漂亮,还有的说自己的新家高高的,看得可远了。
因此我们决定来认识一下新老房子。在社会活动《认识新老房子》中,幼儿通过图片及视频,认识到了新房子、老房子的不同特征,幼儿纷纷用语言描述着自己看到的新老房子,再请幼儿与生活联系起来,讲一讲生活中自己见过的新老房子。接下来小朋友发现了新老房子是不同的,从而我们开展了一节科学活动《新老房子之比》,通过比较观察,幼儿发现了新老房子在外部特征、内部放置上都有所不同,还学习到了可以用“高楼大厦”来描述新房子,用“黑瓦白墙”形容老房子,各有千秋。在活动过后,幼儿仍在讨论,有的觉得新房子好,另一批人觉得老房子好,争论不相上下,因此我们决定开展一个关于新老房子谁好的辩论赛,小朋友们各有各的道理,他们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理由表现了出来,有的是因为新房子的窗户好看,也有的是因为老房子有花园,我将其放在了阅读区,小朋友可以继续展开辩论。
在经过图片和视频观察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绘画,小朋友们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绘画老房子,最后的结果有点差强人意,只有少部分人画出了老房子的特征。第二次绘画的时候,我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仔细的讲解了老房子的特征并一一示范,小朋友还注意到楼梯旁也画有老房子,排队观察过后。小朋友对此了解了,最后的成果也较上一次令人满意了。
之后我还在区域中也设置了一系列关于老房子的手工,有剪一剪、卷一卷成老房子,也有碎纸粘贴老房子、线描画老房子、粘土老房子,幼儿的作品都用着不同的方式展现在班级中。我发现幼儿对于撕纸粘贴老房子很感兴趣,因此我开展了一节美术活动《秋日的老房子》,幼儿们都纷纷动手操作,撕绘成千姿百态的老房子,各有想法。平面的老房子已经做过了,立体的老房子也有哦,由于近期一直在进行关于老房子的活动,幼儿在进行瓦片搭建的时候,用砖头围成了老房子的外形,甚至在瓦片上进行老房子绘画。在假期的时候,我们更是请家长们与幼儿一起共同完成制作老房子,纷纷踊跃参与,带来了许多精美的老房子,幼儿都很喜欢,因此我们开展了投票活动,看看谁的老房子最受欢迎。在建构的时候,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用木积木搭成了立体的老房子。
在问小朋友还有什么办法搭建老房子时,有的小朋友就说想要自己做一个老房子,在经过观察后,发现老房子是由砖头搭成的,经过商量后我们就决定自己做一个泥房子。在制作泥砖的时候,经过几次失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过后,终于做出了长方体的砖头,砖头做好了,小朋友在经过了解后,把它们一块块搭了起来,但发现直接搭起来很容易会塌掉,小朋友们纷纷思考着,有人提出来说用泥土把它们连接起来,经过试验,仍然会塌掉。最后有小朋友提出来可以加入胶水,把它们粘起来,搅拌涂抹过后,泥房子的基底终于做好,接下里我们就要思考该如何搭建屋顶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